新闻
新闻
产品
下载
招聘
首页
中心动态
环保要闻
政策法规
信用建设
环保标准
环保技术
专家论坛
会员之家
1
2
分类导航
污染曝光
公益宣教
节能减排
环境时评
最新科技
最新更新
更多
第六次中新气候变化部
2025-9-5
“两山论”两山论”是
2025-8-19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
2025-8-18
习近平就研究吸收网民
2025-8-7
黄润秋部长在《人民日
2025-8-5
创新驱动高水平生态保
2025-8-4
北京市出台《关于加强
2025-8-1
自然资源部举办生态文
2025-7-30
关于开展二〇二五年度
2025-7-21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6-4
环保大记事
更多
第六次中新气候变化部
2025-9-5
“两山论”两山论”是
2025-8-19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
2025-8-18
习近平就研究吸收网民
2025-8-7
黄润秋部长在《人民日
2025-8-5
创新驱动高水平生态保
2025-8-4
北京市出台《关于加强
2025-8-1
自然资源部举办生态文
2025-7-30
关于全面禁止进口固体
2020-12-3
固体废物环境管理 打
2020-12-3
友情链接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生态环境部
自然资源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司法部
水利部
农业部
安徽省环保联合会
河北环保联合会
绿色和平组织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ASTM国际标准组织
中国水工业网
中国环境标准网
中国节能环保网
世界自然基金会
美国环境保护署
有色金属工业重金属废水重复利用综合军转民技术
2017-11-30
来源:工信部军民结合推进司
点击数: 14515 作者:未知
【技术开发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技术简介】针对有色重金属废水难以达标排放和回用难题,罗胜联教授深入一线开展工艺分析,发现了有色重金属废水达标排放缺乏有效捕集剂、废水回用极易结垢、回用水中捕集剂和缓蚀剂是否对冶炼工艺存在不利影响等瓶颈问题,提出了构建络合型重金属捕集剂的新思路。运用目标分子设计与Gaussian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发了富含羧基的有机聚合物重金属捕集剂,揭示了重金属与捕集剂的络合与絮凝作用机理,设计了石灰中和-络合-活性渣回流技术系统;通过化学修饰强化分子架桥与耦合作用
,在常规阻垢缓蚀剂上创新性引入酰胺官能团,大幅增强了钙镁离子螯合吸附,通过揭示基于官能团诱导的高温、高钙水环境中阻垢缓蚀作用机理,实现了高温状态下高钙镁水的循环利用;深入研究捕集剂和阻垢缓蚀剂存在下电极/溶液界面、极化行为和表面形貌,揭示了回用水中存在的捕集剂与阻垢缓蚀剂有利铅锌溶出,增加阴极还原的极化电压,降低铅锌冶炼电解能耗,反而有利于浸出和电解的工艺过程。利用以上技术首次在有色行业内实现了重金属废水的高效处理与回用。
【技术特点】该技术得到的石灰中和-络合-活性渣回流技术实现了有色重金属废水的达标排放:大幅降低了净化水中钙离子的浓度,与石灰中和法相比絮凝体沉淀速度快了三倍左右,成本持平;浓缩后渣含水率大幅下降,压滤后可直接进行金属提取,可大量节省干燥用煤气、并提高了重金属回收率。该技术目前已全面替代有色企业普遍应用的石灰法处理技术。
【技术指标】该技术实现了控制pH为8.5左右有色重金属废水达标排放,大幅度减少了石灰用量,絮凝体沉淀速度快了近3倍,成本仅为0.98元/吨,重金属回收率大于95%,重金属外排量千吨水为0.5 kg左右,净化水回用率大于90%。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可应用领域和范围】有色重金属生产企业
【专利状态】已授权专利1项
【技术状态】批量生产、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技术服务
【投入需求】
【转化周期】2年
【预期效益】有效解决了我国有色重金属企业重金属废水的中重金属离子浓度高、波动大、组分复杂、难以回用等难题,实现了重金属废水的全面回用。该成果已在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白银有色金属公司、西北铅锌厂、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和水口山有色金属公司等8个国有特大型有色工业企业中应用,建设了1000万吨/年废水处理与回用工程。项目实施来,累计节水5亿多吨,年减排重金属100多吨。
上一篇:烟气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应用
下一篇:低温废水生物脱氮工艺的研究进展
相关文章
第六次中新气候变化部长级对话在京召开
2025-9-5
“两山论”两山论”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
2025-8-19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讲“高质量发展故事汇”:向绿而兴 协同
2025-8-18
习近平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
2025-8-7
黄润秋部长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
2025-8-5
热门评论
暂无信息
验证码:
发布评论
北京全华环保技术标准研究中心
Copyright (c) 2014 Acefs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一号院37号楼4层 邮编:100012 总机:010-64849389 传真:010-6486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