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环境报记者张倩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塑战速决”(Beat Plastic Pollution)。在世界环境日到来前后,很多国家的政府和相关机构、企业就已积极行动起来,齐心协力应对塑料污染问题,努力寻找解决方案,坚决向塑料污染宣战。
1. 多国举行活动庆祝世界环境日到来
作为今年世界环境日活动的主办国,印度日前举办了主题宣传展,旨在呼吁全社会齐心协力对抗塑料污染。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保护专员克里斯蒂娜表示,以塑料为主的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海洋生态,但由于地理因素,大多数民众却感觉离自己很远。她说,希望通过VR技术让参观者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唤醒大家对塑料制品污染的重视。
所以,在首都新德里的宣传展上,开设了VR体验环节。人们可戴上VR眼镜,置身于小型潜艇中,潜入深海感受各类鱼群在身边自在游弋。但鱼类随着潜艇的前行开始慢慢减少,取而代之的则是各式各样的塑料制品。当潜艇上浮后人们发现,自己已身处塑料垃圾的包围之中。这是参观者在现场的真实体验。
印度环境部长瓦尔丹在出席宣传展时表示,对于印度而言,今年的世界环境日不是一个“象征性的”庆祝活动,而是一种对使命的呼唤。他呼吁印度民众担负起建设绿色社会的责任,并敦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在世界环境日到来前夕,印度哈里亚纳邦政府宣布禁止其政府部门使用一次性水杯;泰米尔纳德邦政府则宣布,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储存和使用一次性塑料。印度政府希望通过此次主题宣传展,让人们考虑如何改变日常生活习惯,减轻塑料污染对自然环境、野生动植物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沉重负担。
在6月5日当天,包括新西兰本土最大连锁超市倒计时超市、新西兰邮政等在内的12家新西兰大型企业联合发表“减塑声明”,宣布到2025年前取消所有塑料包装。新西兰环境部副部长欧仁妮·萨奇对上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表示赞赏,但也提醒“减塑”是一项长期工程,还需要更多企业参与。
举行多样化环保宣传活动的还有波兰。在首都华沙,多个志愿者组织走上街头,开展环保宣传和清理塑料垃圾活动。他们在地铁口、宪法广场、文化科学宫广场、哥白尼纪念碑、华沙大学等地标建筑和人群密集处进行环保宣传。
此外,为了响应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加拿大的 33 个环保组织和民间团体本周联合发布 “零塑料” 声明,呼吁加拿大制定一个更有雄心的国家目标,促进回收利用。这一声明表示,到 2025 年,加拿大将会实现至少回收 85% 的一次性塑料,其余的塑料应该能通过填埋或焚化得到妥善处理。与此同时,加拿大塑料工业协会和加拿大化学工业协会日前宣布,计划在 2030 年之前,使 100% 的塑料包装实现可回收或可处理。
2. 欧洲将多种塑料制品拉进黑名单
不仅是在世界环境日当天,事实上早在数月之前,联合国环境署发布主题之后,各国政府和相关企业机构就已积极响应,表明对抗塑料污染的决心。
在4月底,英国政府表示将在英格兰地区推动一项新的“限塑令”,这是年初英国宣布拟开征拿铁税之后再次对塑料制品下狠手。日前,欧洲联盟委员会也迅速反应,提出了“限塑令”方案。
在这份方案中,餐具餐盒、吸管、饮料杯、棉签等日用塑料用品可能不久以后在欧盟国家将被禁用或限制使用。被这套方案列入“黑名单”的是欧盟国家海洋和海滩上最常见的10类一次性塑料用品垃圾。除了上述日用品之外,还有气球及气球托杆(balloon stick)、零食包装、湿纸巾等。同时要求卫生棉、湿纸巾与气球等产品的制造商,在包装上清楚写明使用后的正确丢弃方式,并向消费者传达这类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Frans Timmermans对此表示,“塑料垃圾对欧洲来说是一个大问题,欧洲的公众需要共同采取行动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塑料垃圾最终进入了空气、土壤、海洋和食物中,对我们及周边的环境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影响。”
此外,方案规定,制造商需要分担清理和处理塑料垃圾、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的费用;需要明确标识塑料用品的处理方式以及塑料垃圾对环境的危害。这套方案需要经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审批。欧盟委员会希望这套方案可以成为优先审批事项,在明年5月欧洲议会改选前获得通过。
据悉,欧盟拟禁止销售目前已有现成替代品且对居民而言经济上可承受的一次性塑料用品。此举将鼓励生产商使用环保的材料取而代之。同时,规定对于一次性塑料饮料容器,必须确保盖子与容器不可分离,才能上市。
3. 众多国际品牌和传媒加入,向塑料污染宣战
关注塑料垃圾的不仅是政府,还有一些大企业及媒体。例如,一直以来,美国《国家地理》专注于以不同的视角展示地球之美,这次杂志却画风突变,关掉“美颜”滤镜,将镜头对准塑料垃圾。
为了更深刻地揭露塑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现状,《国家地理》最近开设了名为 “Planet or Plastic?”(地球还是塑料?)的专栏,把摄影师们拍到的触目惊心的照片曝光给大众。其中,备受塑料困扰的野生动物、垃圾回收工人等画面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其中有这样一张照片,一只海马利用塑料棉签在海浪中旅行。这张照片一经发布就引起巨大反响。这张照片是Justin Hofman带领团队在印度尼西亚考察期间,临时决定前往松巴哇岛附近浮潜时拍摄的。“那里的珊瑚礁看起来保护得非常好,但周围的海水里却没有大鱼。1小时之后,潮水开始上涨。就在这时,我的好朋友、野生动物观察专家Richard White看到一只小海马漂浮在附近水面,”Hofman说道。这只海马利用尾巴勾住漂浮的“海草”,然后借助洋流漂浮着。起初大家都饶有兴趣地看着,但当Hofman看到“海草”的真身是塑料垃圾和其他废弃物时,内心为海马的境遇而深感担忧。他表示,希望更多的人关注照片,正视塑料污染问题。
在“Planet or Plastic”专栏中,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国家地理》希望通过一组组照片展现近年来塑料废弃品对人类本身及周边环境带来的实际影响,呼吁更多读者加入到对塑料制品 “Say No”的队伍中来。
众多国际品牌也加入到“塑战速决”的倡议中。近日,德国品牌阿迪达斯携手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门将、德国国家队球员马克·特尔施特根推出联名限量款UltraBOOST Parley跑鞋。据记者了解,这款跑鞋主要由海洋塑料制作而成,鞋面材料采用高达约85%的海洋塑料材料。这种材料由海洋环保组织“Parley for the Oceans”在海洋清扫中收集而来,每双跑鞋约使用11个塑料瓶,希望借此来唤醒跑鞋爱好者对海洋环境污染的斗争意识。
除了用塑料制作跑鞋,一些知名品牌还计划在产业链中减轻塑料污染。据CNN报道,42家在英国有业务的企业近日签署协议,承诺7年内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包装,以减轻塑料污染。这项“塑料协议”由英国政府、慈善组织“废物与资源行动项目”和环境保护人士发起。目前,英国超级市场巨头乐购公司、联合利华、可口可乐、雀巢、宝洁等42家企业品牌已加入协议。这些企业的塑料包装产品数量约占整个英国市场的80%。
据悉,投资市场的态度之所以发生这样的转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去年中国颁布了“洋垃圾”禁令。这是一个信号。接下来禁令产生的“蝴蝶效应”还将持续发酵。目前有关专家已经开始预测全球可循环产业将会发挥作用,引领这场有关“塑料”的变革。
世界环境日一年一度,节日主题也经常变换,但人类对塑料污染的关注不应停止。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仍然备受“白色污染”的困扰,环境形势仍然严峻。期待更多国家的政府机构、私营部门和公众都能参与进来,争当不“塑”之客,向塑料污染宣战到底。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