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记者蔡新华 实习记者陆彧童
建筑垃圾处理是城市建设中的一大难题。近年来,上海强力推进“五违四必”环境综合整治,也产生了不少建筑垃圾,若处理不当,只会让土壤和水质污染更加严重。
为了消纳近亿吨的建筑垃圾、保护城市环境,上海市积极探索建筑垃圾处理的新模式,想出了不少妙招。根据垃圾特点研发装置设备,一台分拣装置一天可分拣500吨建筑垃圾;通过细化分拣,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设置区级建筑垃圾固定卸点,加大垃圾“消化”力度;研究配生土技术,让建筑垃圾变成美丽的景观山。
推行“机器分拣、变废为宝”的垃圾处置新模式
上海市松江区的洞泾镇和泗泾镇分别设有一处大型垃圾分拣点。这里出入和运输方便,距离居民区较远,又是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
记者来到洞泾镇的分拣处,一眼就看见场地一侧放置着经过分类的泥沙、砖块和毛垃圾,不远处几台挖掘机正在抓取垃圾,正中间就是一台建筑垃圾分拣装置。
分拣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巨大的垃圾山面前,人工分拣模式可谓“杯水车薪”,往往事倍功半。而机器化作业效率高、成果明显。如今,这里大多采用机器分拣的新模式。
一台分拣机每天分拣垃圾500吨左右。原本需要二三十人工作一天的量,机器不到半天就可以完成。通过分拣机器作业,松江区泗泾镇已经处置了3~4万吨的建筑垃圾,洞泾镇则在5万吨左右。分拣机不占用空间、不污染水土,既能达到资源利用的目的,又能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记者观察发现,垃圾分拣装置的运作流程虽然简单但十分巧妙。首先,挖掘机会勾起较大的塑料袋、皮带、麻绳等可燃物,初次分离可燃与不可燃的垃圾。其次,进料口的钢筋栅栏会把体积较大的砖块、混凝土块隔绝在分拣机外,其他建筑垃圾则通过震动的传送带,将泥沙震落。然后,去掉沙土的垃圾进入水箱,水的浮力会分离出小件塑料垃圾、木屑。剩余的砖块、混凝土块、大块木料以及金属,再由人工分拣后归类。
松江区某分拣公司相关负责人称,对待建筑垃圾要以柔克刚,摸清每类垃圾的特点,研发对应的工具,就能事半功倍。
同时,松江区也在积极探寻最大限度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模式,试图变废为宝,减少对资源的消耗,解决建筑垃圾的供求矛盾。
据松江分拣点相关人员介绍,建筑垃圾用处多,但前提是要完全分拣分类。一般的建筑垃圾中,大约有40%砌石砖块、25%泥沙,其余为毛垃圾和焚烧垃圾。经过分类回收后,再利用率可达70%以上。
作为建筑垃圾中的主要部分,砌块砖头被广泛用作地基。今年1月,上海市5万多吨分拣后的砖块,被运送到施工现场用作施工便道,既解了施工项目的燃眉之急,又为建筑垃圾找到了“用武之地”。同时,泥沙被用作绿化养护,塑料尼龙制品、小木块木屑等可燃垃圾被统一运走用于焚烧发电。
随着人工成本增加,附加值低的大件垃圾和木材鲜有人回收。社会上的废品回收站,一般只回收可再利用、经济价值高的物品,对这些附加值低的垃圾往往置之不理。针对这个难题,松江区洞泾镇还创设了废品回收品牌——回收宝。除了做好一般废品的回收,重点回收无人问津的大件垃圾、木块、玻璃、废旧衣物等,实现了“价格随行就市、小区定时设点、电话即招即至、上门提供服务”,解决了低价值可回收垃圾无人问津的难题。
松江区洞泾镇副镇长吴萍坦言:“低价值可回收垃圾没人收,既影响环境又浪费资源,还增加处置成本。因此,不管是拆违垃圾也好,小区装潢垃圾也罢,都要通过精细化分拣,让它们各就各位、各得其用,最大限度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从而有效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建立建筑垃圾分拣中转站,实现建筑垃圾内循环
目前,崇明区在城桥镇、堡镇、长兴镇等乡镇共有5个建筑垃圾区级临时堆场,在各乡镇还设立了170多个镇村级临时堆放点。
据崇明区环保局相关人员介绍,这些临时堆场大多占地约50亩,平均每天“吃下”的建筑垃圾总量超过50吨。近两年,建筑渣土排放和回填申报达678万吨,取得一定成效。不过,相关负责人坦言,这种处置模式也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一方面,临时堆场的“消化”能力不够。另一方面,当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和方式比较单一,大量建筑垃圾得不到利用。
去年下半年,上海市明确规定,崇明地区建筑垃圾一律不能出岛,实现建筑垃圾“内循环”,这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提出了新要求。
“我们正在城桥镇、庙镇、堡镇、陈家镇、长兴镇、横沙乡等地选址,加快建设6座建筑垃圾分拣中转站,将引入有环卫资质、分类资质和运输资质的社会力量,配置装修垃圾、拆房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对建筑垃圾进行加工,做成砖块等建筑材料,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崇明区建管委相关部门负责人朱凯说,到那时,各种垃圾将被区分得一清二楚。
据悉,崇明区力争在2018年底前建成6座建筑垃圾分拣中转站。届时,这些建筑垃圾分拣中转站每年可消纳建筑垃圾约400万吨。
在世博文化园建成“垃圾景观山”,探寻消纳建筑垃圾的新出路
备受关注的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将在园内建设一座“垃圾景观山”。据专家估算,堆一座底部长500米、宽200米、高50米的小山,可以消纳约300万吨建筑垃圾,既解决了建筑垃圾的出路,也能营造出美丽风景。
然而,光靠建筑垃圾还不够,一座景观山岂能光秃秃没有绿树?据浦东新区土地规划局相关人员介绍,世博文化公园内大部分区域为硬地面覆盖,无论是营建山体还是大面积种植绿化,土壤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够,短时间内难以打造一座郁郁葱葱的景观高山。
上海市通过人为干预,将“亚健康”的土壤调配成满足植物健康生长条件的“配生土”。据透露,为世博文化公园相关核心区域定制的“配生土”原料已基本确定了来源,并已大量进场,配方及其相关评价标准也已初步确定。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小张称,原本具有粘度高、有机质低、偏碱性等特点的土地,将会加入沙子等物质降低粘度,并加入枯枝落叶制成偏酸性的有机介质中和酸碱度、提高有机质含量。此外,还有一味重要“调料”——芽孢杆菌等功能微生物菌群,用以防止土壤养分流失、增强土壤活性。
“形象地说好比炒菜,加些食材和调料,把不好吃的原料做得好吃。”小张表示,视绿化场地的具体情况,每一个配方都不尽相同。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上海建成区范围内80%~90%的建设绿化均在废弃地、城中村拆迁、旧工厂搬迁等地块上开展。同时,大量的绿植将被种植到化工厂搬迁形成的棕地、沿海城市的新成陆盐碱地、垃圾填埋场等“困难用地”,用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在这些领域,配生土将大有可为。
据悉,今后上海市还将通过建立建筑垃圾源头分类减量管理体系,落实建设施工单位、拆房单位和小区物业等产生者源头申报制度,建立健全建筑垃圾分类申报信息化管理平台。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