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过冬时,每到这个季节都会出现环保和民生之间的矛盾,甚至会演变为暴力冲突。这不,前几天就出现了河北农民因燃煤取暖而被拘留的事件,并成为国内热点新闻。事情的缘由看似荒唐可笑,其实却折射出煤改气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异象。
我国现阶段正在大力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工程,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却因配套设施不完善以及气源紧张等原因造成城镇居民供暖困难或部分中小企业停产等现象而被广泛诟病。以河北武强县为例,武强全县人口为21.3万,其中农村人口为19万,县城常住人口不足3万,是一个标准的冀南小城,由于经济欠发达,城乡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在地方强制推进煤改气过程中就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气源短缺、成本上涨、配套资金跟不上、采暖设备安装不及时,燃气管道无法做到四通八达,致使部分居民和企业只能望气兴叹,但在强制性措施的管制下,部分乡镇只能利用电源临时解决供暖问题,有的企业在生产成本和环保问题的双重压力下,只能无奈的选择了停产,这在一定程度上重创了当地经济发展。
对于目前煤改气的做法,业内人士指出,煤炭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我国主要的一次能源,煤炭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主导作用不会改变,仅靠激进的“禁煤”来治理大气污染是行不通的。既然煤炭是主要的一次能源又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只有啃下清洁煤技术这个硬骨头,采用清洁煤技术,改造火电厂,更新燃煤工业锅炉,实现煤炭的清洁利用,才是治理雾霾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
污染治理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要循序渐进、科学规划,尤其是当地政府在落实环节,应因地制宜逐步推进,且不可冒进,更不能搞一刀切,否则,最终所做的一切就是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