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中小企业快醒醒——未来环保产业将不再是你的菜!
2017-8-22
来源:环保水圈
点击数: 25788          作者:未知
  •       众所周知,近年来环保产业欣欣向荣,火热的市场和良好的走势使各方趋之若鹜,然而繁荣背后却是暗流涌动、忧患重重,这其中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最为堪忧。

    先来看环保产业当下的局面:

    1、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会,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所以环境治理成了当下中国经济继续发展必须要采取的措施,而且相对于西方国家,这一过程更快。这意味着环保产业未来的发展非常快。

    2、近几年来,我国制定了系统的环保法律和法规,同时开展了史无前例的环保督查。这些举措是当下环保产业异常火爆的直接原因,但更多的是我国自上而下实现环保常态化的根本保障。也就是说,未来的环保产业将是一个稳定的行业,而当下环保产业还处于动荡期。

    3、我国现在正在面临产能过剩的窘境,调结构、去产能将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而环保产业正在蓬勃发展,而国家又有意将其朝着支柱产业的方向发展,这势必会使一部分非环保属性但具有实力的企业跨界环保,这里的实力是指财力和资源,而这类企业也大多是国企。

    同时,在经济增长逐渐放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的背景下,传统制造业盈利大幅下滑,金融资本面临“资产荒”,历经多年高回报率、高增速的环保产业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新进入者。

    4、在环境形势严峻、国家战略导向明显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无法大面积、快节奏地开展环保工作,所以PPP模式将在未来一段时间被大量采用,而参与这类的项目的大多都是大企业,小企业只能望而却步。

    5、我国的环保已经在从“样子时期”向“效果时期”过度,环保公司做的事不再是“组装设备”,而是“处理达标”,这同时意味着环保产业的准入门槛会有一定的提高,环保项目将越来越“难做”。

    尽管总体的局面和前景较为良好,但在各种因素错综复杂的影响下,当下的环保产业尚处于不稳定期。既有国企金融跨界环保的不适应性,又有中小企业面对骤然扩大的环保市场的茫然无措感。其中中小环保企业的未来更让人担忧。

    当下的环保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小、技术储备少、人才、产业集中度低和没有相关的龙头企业,这些都成为环保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具备这些特征的企业不但参与不进产业的发展当中去,还要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文一波曾表示,未来环保企业会向两方面发展,一类是平台型、综合型公司,最后只会剩下10-20家;另一类则是专业型公司,不断地“合并同类项”,例如做阀门的,原来可能有1000家,以后只剩下100家,同时又会不断产生新的细分领域。

    中国环保产业发展之迅疾,扩张之快速,并没有给中小企业重整旗鼓的机会,相反在去产能、调结构的驱使下,给一部分非环保属性但具有实力的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近年来,行业并购、整合新闻不断。各路“巨人”纷纷以入股、并购、成立环保子公司等方式加速在环保领域跑马圈地。国企和资本进入明显提速,其中葛洲坝、中国石化、中国中车、国电集团等大型传统行业巨头都已纷纷涉足环保行业,并且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

    一部分央企开展环保业务的是利用原有业务打开的市场进行横向拓展,在熟悉的市场投放新的产品。许多工业型央企本身的主营业务需要末端处理,很大一部分环保业务是央企本身业务链的自然延伸。

    比如,火电龙头企业之一国电集团成立了国电科环公司专营旗下所有火电厂的脱硫脱硝业务,随着子公司实力的增强也开始接其他公司的脱硫脱硝BOT项目。再比如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看上去和节能环保离得更远,但其主营业务制药本身会产生大量的污水,这一块专业的制药污水处理成为其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联合工程有限公司的重要业务之一。

    除了自有产业链延伸,跨界布局者基本都是近两年政策利好催化的结果。央企依托其品牌优势和比中小型私企更高效的执行力,获得大量的环保工程,从客观上挤压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国企下属的环保公司具有天然的优势,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集团公司将自己的项目节能环保项目交给自己的环保公司来做,让其免去了市场开拓的时间和精力。

    有业内人士认为,“戴上红领巾有助于民营环保企业开拓业务,但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显示出目前环保行业的资源配置仍掌握在政府手中。”毋庸置疑,国企更容易获取这些资源。目前环保工程的投资主体已经变成央企的基建队伍,都是一些体量比较大的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基本没什么机会。

    近年来,PPP模式在环保行业获得了良好的应用,备受地方政府青睐。不管是规模还是数量都呈现涨势,这是未来环保产业的一大趋势。但是这类项目,中小企业根本无法参与。

    此外,乡镇污水、黑丑河道、流域治理项目“打包”处理也成为一种趋势,传统的单体项目已经不再是绝对的主流,更多地出现了“打包”性质的项目,比如河道治理、流域治理、乡镇污水治理这类环保项目,这类打包项目的投资额出现迅速“增肥”的趋势。这同时意味着中小环保企业抱有很大希望的乡镇污水等小项目将被以“打包”的方式一网打尽,这无疑会给中小企业带来一定的冲击。

    显然,国企、资本跨界环保已成为必然趋势,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面对激烈的竞争,实力不济者要么被市场吃掉,要么被企业吃掉。

热门评论
  • 暂无信息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北京全华环保技术标准研究中心
Copyright (c) 2014 Acefs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一号院37号楼4层 邮编:100012 总机:010-64849389 传真:010-64869501